貧窮議題 教學推廣

當貧窮融入公民教育,有機會創造使人能安心展現脆弱的環境。
貧窮其實是一種處於底層高風險的狀態。 不僅是經濟上的拮据,更包含身心健康的不穩定、人際支持薄弱、求職及租屋市場的艱困等多重面向,而社會上對於貧窮群體的污名與排斥,使得貧窮者的難以為自己發聲、表達自己的狀態。 在制度上遭受排除、需求遭受漠視、貧窮困境也更加惡化。
教材包內容
Content


議題手冊
建立對議題的初步認識,也能作為課程中的補充知識。包含社會排除的概念,並介紹百味曾關注、研究的貧窮群體樣貌:無家者、街賣者、回收者。

引導教案+教材附件
設計六種引導工具,可以在單堂課的時間內透過問答、互動,逐步引導同學認識貧窮議題與自己的關係。提供評量使用的學習單及學習框架,讓同學及老師能更有架構的檢視學習效果,及累積學習歷程。

18週多元選修課教案
2022年與北一女陳惠女老師合作製作的一學期教案。透過認識不同群體樣貌,及公民記者的行動產出,讓學生學習觀察提問、思考批判與行動實踐的能力。

議題資訊 素材清單
羅列跟議題相關之議題懶人包、紀錄片、書籍清單等作為補充素材,供老師在課堂上輔助使用。
關於教案,我們期待
Define The Scope

認識貧窮,重點不在於要成為貧窮的人,而在於找到一種新的目光,中性的看待貧窮狀態的存在。
貧窮的本質,是一種失去選擇的狀態,因為在這個特別依賴貨幣進行的時代,沒有錢就意謂著沒有選擇。
當更多人中性的理解貧窮,讓貧窮不再與「失敗」、「不努力」等負面標籤掛勾,就有機會在校園中、社會中,創造使人安心展現脆弱的文化。
歡迎訂閱電子報、關注粉專消息,
大力分享這份教案,讓更多人知道。
有關教案內容的提案增補、勘誤,教學現場的回饋與合作,
請不吝來信讓我們知道:)
聯繫我們:welcome@doyouaflavor.tw

陳惠女老師協助與共同參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