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VID-19 防疫行動
疫情之下,比無家更無處可去的困境
當疫情升溫,全國進入三級警戒,街頭上的景況一夕改變,原本無家的人們可以取得的公共資源也逐步緊縮。在酷熱、暴雨的天氣中可以休憩的圖書館關閉,能夠付費過夜的網咖停業,許多24小時營業的場所如超商、速食店,這段時間陸續的減少營業或閉關座位區……許多過去依賴這些開放空間維生的無家者,頓時只剩街頭與公園可去。
除此之外,賴以為生的零工機會也大大減少、街頭送餐也大多數取消、飲水與充電等資源難以取得等等現況,使街頭有些面臨多重困境的人,生活更加困難。
面對疫情,我們這麼做
Activity process


重修舊好暫時取消了店內休息的服務,而洗澡、洗烘衣則改成用「發放號碼牌 」的方式,一次一人入店,盡可能減少群聚、接觸機會。
所有服務改在店外登記使用,店長們也迅速地調整班表,分流上班。


在互助網絡的大力協助下,我們迅速地募集到乾糧、即食食品、飲用水,以及口罩、消毒噴霧等等防疫物資。
將物資整理成一份份的物資包,在多數無家者已準備休息的深夜時刻,由專責小隊上街派送,並做好防護措施——身著防護衣、護目鏡、手套、N95口罩,並在發送前後消毒。

有時候,除了病毒以外,更多疼痛是來自人們的排除、不理解與惡意。
仍能不時地聽見責難:為什麼不回家?政府怎麼都不做事?你們給了什麼協助?
然而,並非每個人都有家可回,也並非回家就能將所有的問題都解決。而各公、私部門更是自從疫情最一開始,便從未停止過資源的配送與各種協助。
我們都希望能夠盡可能串成一張更細緻的網,接住更多需要的人;即便生活在街頭,只要提供足夠的資源與協助,就不會變成所謂的防疫破口。
感謝,一路相挺的人們
Special Thanks


童子賢、台塑企業暨慶寶公益信託、張獻忠、涼粉伯(辜凱鈴)、林立青、盧拉拉、吳沛憶、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、光泉萊爾富

媒體平台:Right Plus 多多益善、謝孟穎、茶魚飯厚、台客劇場 TKstory
醫療、防護顧問:Home Clinic Dulan都蘭診所 凱評醫師、出雲藥局 懿軒藥師、消防員 藍先、護理師 老顏


我們整理2021/04/01至08/20期間,防疫專案中支出,與指定捐款收入,感謝每一位讓街頭更友善的妳/你。
詳細捐款徵信名單請至徵信頁。
媒體文章
News

2021/06/24 人生百味 Medium
頁面使用照片授權於:多多益善 特約記者 何宇軒 攝影、報導者